作者|水木公
編輯|劉偉
提到smart,相信很多人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總是那臺兩門小排量燃油車。有時它會出現在放學時的校門外,有時也會出現在打折的菜市口,和各種老頭樂混在一起。
相信大部分人購買smart的朋友,都不會把它當作家庭主力用車,充其量當一個買菜車,或者接娃車。
▲ 圖片來自互聯網
而就在最近,由奔馳和吉利聯手共創的smart精靈#1正式亮相,也開啟預售了。但是就這外觀,這設計,這真的還是那個兩門小車車嗎?
那么今天就由極果君帶大家一起分析分析,這臺全新的smart到底有什么能耐。
你能想象嗎,smart一直都是奔馳的一塊心病。
據美國知名金融研究機構Evercore ISI估算,smart每年的虧損額在5億歐元至7億歐元之間。smart品牌成立21年以來,一直都是處于虧損的狀態。
從這個品牌創立之初,它就一直保持著自己微型車品牌的唯一身份。然而這些年間,Smart并非沒有試過突圍,它嘗試過跑車、緊湊型車以及四門車,但最終因為市場接受程度,賠得一干二凈。
▲ 四門smart
當初smart在北美市場折戟的時候,戴姆勒曾經在官方聲明中這樣寫過:退市主要原因在于迷你小車市場衰減,以及產量降低導致認證成本大幅增加。
但是來了中國以后,smart在很長一段時間依舊是水土不服。銷售渠道混亂是smart賠錢的另一大原因。
▲ 推車挺方便
據了解,此前奔馳在中國有一個銷售公司,如果經銷商要新開一家Smart 4S店,需要經由兩家公司(奔馳中國和該銷售公司)同時同意才行。
此外,Smart在開店地點的選擇上也有嚴苛的要求,甚至連當地的文化氛圍都需要考慮進去,客觀上阻礙了Smart在中國的拓展。
▲ 一碰就飛,安全性欠佳
過去的smart是進口微型車,特點是又貴又小,兩個字總結:小眾。再加上實用性欠佳,安全性欠佳,所以賣的不好情有可原。但是自從五菱miniEV火了之后,去**的實用性,原來大家只是不喜歡貴的小車。
▲ 落地13W,就這內飾?
在新能源大潮的影響下,這樣的smart這種小眾燃油代步車市場將快速萎縮,于是smart從19款之后就逐步退出了中國市場。
▲ 還容易被當成老頭樂
一直虧錢,這買賣換你你能做下去嗎?于是為了重整smart雄風,奔馳找上了吉利。
奔馳和吉利的合作早在18年就埋下了基礎,當時吉利集團收購了戴姆勒9.69%的股份,成為了戴姆勒的最大單一股東。
從定位來看,smart想要走量,肯定不能用S級的純電平臺;當然再開發一個純電小型車平臺,也是需要很多成本的。
所以這個時候現成的吉利旗下的浩瀚架構平臺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 浩瀚平臺產品規劃
那么單說這個浩瀚架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這里極果君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肯定一下就明白了:極氪001。
沒錯,新款的smart精靈#1和極氪001出自同一架構的不同平臺,前者出自SEA-2小型車專用平臺,而后者出自SEA-1中大型車平臺,兩輛車可以說是有很深的淵源了。
2019年3月28日,戴姆勒股份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宣布,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在全球范圍內聯合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致力于將smart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合資公司總部設在中國,雙方各持股50%。
那么一來為了順應電動化的趨勢,二來為了幫smart咸魚翻身,吉利就加入了smart轉型的這個項目里面。
smart精靈#1是一款由德國奔馳負責造型設計,中國的吉利集團負責工程研發、制造的全球合作車型。
與傳統合資車差異之處在于,它并不是一輛完全由國外設計、研發,中國僅負責制造的產品,而是主要工程開發工作均在國內完成的新式中外合作項目,德國人負責的僅僅是外觀內飾造型設計。
▲ 宣傳片做得很個性
這次smart最大變化主是是在車型定位和產品定位上。要知道兩門smart設計之初只是為了方便停車,之后在女性市場發光發熱也和他本身的產品特性離不開關系。
?外觀年輕,符合當下審美
但是如今看來,smart正真找準了自己的適用市場:年輕人/Z時代。
作為一款主打年輕時尚的小車,精靈#1的設計必然是重中之重。外觀看來,新車具有很高的辨識度,擺脫了smart過往的車型設計。
貫穿的行車燈帶,再搭配上圓角三角形燈組,整體呈現“X”形樣式,有幾分來自未來的味道。
拼色車身,無框車門,隱藏式門把手,再搭配上帶有空氣動力學外罩的輪胎, 都讓整車的外觀更顯個性。
由于年輕時尚個性的定位,精靈#1的色彩不僅調性鮮明,而且擁有多達11種配色,以及3種車頂顏色可選,形成多種個性的顏色組合。
?
尺寸升級,實用性更強
整車尺寸上,全新smart精靈#1長寬高分別達到4270/1822/1636毫米,軸距為2750毫米,成為整個smart家族里尺寸最大的車型,軸距比經典的smart fortwo 還要長(長度2695mm)。
更大的車型也讓smart在日常駕乘中的實用性也有明顯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車的前蓋部分沒有像當時慕尼黑車展上展示的一樣做成一體式機蓋,巨大的接縫稍微有些破壞整車美感。
內飾滿滿”奔馳“味,座艙配置夠豐富
智能座艙部分,精靈#1搭載9.2英寸全液晶儀表+12.8英寸懸浮式觸控中控屏(12GB內存,128GB存儲空間,分辨率1920x1080)+HUD,車機采用最新的高通驍龍8155芯片,整體的功能和流暢性都有保證。
另外在內飾設計上,不得不說奔馳還是奔馳,感覺整臺車的檔次瞬間就上去了。
經典的懷擋設計,屏幕啟閉、空調啟閉、前后風擋除霧等快捷按鍵,空調出風口下方區域儲物格帶有蓋板,也很有“奔馳特色”。
內部提供兩個USB TYPE-C接口以及12伏電源接口,后方的扶手箱還帶有可開關的冷氣出口,方便夏季儲存飲料等常用場景。
?支持L2級別輔助駕駛,行業主流水平
另外在智能駕駛輔助方面,也從之前的沒有,變成了smart Pilot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可以滿足L2+級別的智能駕駛。
該車的視覺解決方案應該也是來自Mobileye,輔助駕駛芯片來自Veoneer,也是奔馳的輔助駕駛芯片供貨商,支持ACC自適應巡航、LKA車道保持輔助、BSD盲區監測系統、TJA交通擁堵輔助、APA自動泊車輔助、自適應近遠光燈等。
動力充沛,CLTC續航超過500公里
在動力配置上,新車后軸搭載一臺最大輸出272馬力(200kw),峰值扭矩343?!っ椎碾妱訖C,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7秒。
電池方面,精靈#1搭載了66度三元鋰電池組,CLTC工況續航里程根據高低配有兩種規格:低配為535公里,高配為560公里。
之所以同樣的容量和電機功率出現兩種不同續航,原因是高配版才有的碳化硅(SiC)電驅系統,擁有更高的轉換效率,更低的能量損耗。
總的看下來可以說是整體大變樣,smart的實用性比原來更強,配置也比原來更加豐富了。那么在現階段的市場上,全新的smart最大的對手會是誰呢?
如果從現在的在售車型來看,全新smart的最大對手可能是同樣針對年輕人/女性市場的長城歐拉。
▲ 歐拉好貓GT
從車輛定位來看,全新smart的級別更高一級,成了小型SUV,所以自然而然地在尺寸以及空間上更占優勢。
▲ 前備廂是個特色
但是因為品牌溢價以及更長的續航,自然而然也就比好貓貴出了一截。
另外在座艙配置上,smart略勝一籌,更大的屏幕和更多的揚聲器,能為車主用車體驗加不少分。
在輔助駕駛的比拼上,smart在同價位也算得上主流水平,但是具體情況還得實際體驗之后才能揭曉。
但是要說到全新奔馳smart的對手,除了長城旗下的歐拉,還有他的老冤家寶馬MINI。
但是smart在很久以前就一直被MINI壓了一頭。據戴姆勒官網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在2018年的時候,smart的銷量和為12.9萬輛,相比之下寶馬的mini的銷量是smart銷量的三倍。
▲ 純電MINI諜照
如今看來這兩對歡喜冤家,一路從燃油時代比拼到了純電時代。
你奔馳有吉利,我寶馬有長城。為了推進MINI的純電動化,寶馬和長城汽車合資成立了光束汽車,公開資料顯示,雙方各持股50%,投資總額達51億元人民幣。
從品牌價值上來看,smart和MINI分別備考奔馳和寶馬,檔次上相差不大。
從價位上來看,極果君預計寶馬MINI的價格可能也會向20萬級別靠攏,但是可能略高于全新smart。
從諜照來看,全新的寶馬MINI和燃油版本外觀相差無幾,但是內飾做了一塊圓形大屏,就連儀表盤也拿掉了。
參數方面沒有過多的消息,期待長城賦能的MINI亮相的那一天。
不過話說回來,本來是奔馳和寶馬競爭,怎么稀里糊涂就變成吉利和長城干起來了。
一輛車好不好,不是車評人說了算,消費者真金白銀投票才是硬道理。
據官方消息,在開啟預售渠道的24小時內,全新的smart精靈#1盲訂訂單已經超過了1萬輛,銷售火爆。
火爆的原因,自然是得益于車型豐富的配置,以及偏消費級的定價。
除此之外,因為smart沒有首任車主終身質保的說法,無論是幾手車主都可以享受質保權益,那么二手車殘值也相對有保障。
目前看來關于這臺車最大的問題可能是產能。因為smart的工廠落戶在汽車行業并不算發達的西安,所以后期產能不能跟上還需要時間檢驗。
這臺smart是你的菜嗎?你會建議吉利代工嗎?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起來~